欧洲杯下注平台1978年招收第一届本科生,已有42年的办学历史。1985年招收硕士研究生,1990年获得金属材料及热处理硕士学位授予权(1997年调整为材料加工工程),1998年获得材料学硕士学位授予权,2005年获得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现有有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含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学、材料加工工程3个二级学科硕士点,1个材料与化工专业学位硕士点。目前,学院设有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焊接技术与工程3个本科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2个专业均为四川省特色专业和四川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2020年6月,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通过国际工程教育认证。
学院现有在职教师82人,教授、副教授57人,占专任教师的76%,多数有国外学习、交流经历。学院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人,四川省千人计划专家2人,四川省突出贡献专家2人,四川省学术带头人后备人选8人。
学院现有汽车高性能材料及成形技术实验室、特种材料及制备技术实验室、能源材料与器件实验室3个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耐磨减摩表面技术研究中心1个四川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学院共计拥有5000多平方米的基础和专业实验中心,现代化实验设备总值3000多万元。
学院近年来先后承担多项国家“863”计划、“973”计划、国家攻关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军工配套等国家级科研项目、省部级项目和企业委托项目,先后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十余项,现承担有国家重点、重大攻关项目及省部级纵向科研项目100余项,近3年授权发明专利50余项,实用新型专利30余项。
学院注重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2017-2019年,我院本科学生在四川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四川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金相技能大赛、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等获得省级以上奖励60余项。
40多年来,学院立足于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以本科教育为主,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培养了大批“上得来、干得好、能出彩”的高级工程专业人才,如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华明,美国发明家科学院院士任志锋,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常委、乌鲁木齐市委书记、乌昌党委书记徐海荣等。
2020年,我院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焊接技术与工程3个本科专业共计招生400人,欢迎广大考生踊跃报考。咨询电话:028-87720869、87720511、87726519网址:http:
我院本科专业介绍:
材料科学与工程
四川省特色专业、四川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
本科学制:四年招生批次:本一批 招生人数:170人
专业方向:材料工程、高分子材料工程、电子材料及元器件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和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基础,掌握包括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复合材料、电子信息材料与器件等在内的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知识,能在材料类相关领域的科研院所和企业单位从事科学研究与教学、技术开发、技术改造、工艺和设备设计、生产及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创新型人才。
核心课程:材料物理、材料化学、材料科学基础、材料热力学、高分子材料科学基础、材料分析测试方法、材料工程基础,复合材料学,热处理原理及工艺、高分子成型原理及工艺、电子材料物理。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到IT、电子、汽车、航空航天、化工、能源设备制造、建筑工程、冶金等行业从事材料相关领域的研究开发、制造、测试和管理等工作。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国际工程教育认证通过专业、四川省特色专业、四川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
本科学制:四年招生批次:本一批 招生人数:160人
培养目标: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是集材料科学、机械工程、自动化控制等学科的复合型专业。本专业培养适应国家经济建设与发展需要,具备材料制备与加工、材料成型、机械设计与制造、计算机应用、控制等理论知识与工程能力,可在新材料开发、精密成型、数字化成型、3D打印、机器人、智能控制成型和制造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管理等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核心课程:材料科学基础、材料成型原理、材料成型工艺、CAD/CAE技术、3D打印成型技术、工业机器人应用、虚拟仿真技术、自动化控制基础、企业管理与ERP技术。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到高端装备、智能制造、轨道交通、航空航天、汽车、IT、石化、冶金、建筑等领域从事技术开发、经营和管理等工作。
焊接技术与工程
本科学制:四年招生批次:本二批 招生人数:70人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材料、机械、电气控制领域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应用能力,能够在焊接材料、工艺、装备等领域从事研究、设计制造、过程及质量控制、组织管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核心课程:材料科学基础、检测技术及控制工程、自动化控制、工业机器人应用、弧焊电源、焊接冶金原理、焊接结构与工装、材料焊接性、焊接方法与设备。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到汽车制造、航空航天、IT、电子电器、仪器仪表、船舶、机械、建筑、石化、冶金、轨道交通等行业从事技术研发、管理和经营工作。